当前位置: 育儿网 >  家庭生活 > 亲子互动 > 日常活动

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有绝招

本文Tag标签:亲子沟通  

  1.聆听和促使孩子说话

  聆听是了解儿童语言所代表的信息的活动过程。要对孩子感兴趣,对孩子表示关心、照顾,让他们谈论有关自己的事,孩子便会感到和父母在一起很亲密。当孩子经历着内心的恐慌、创伤或有失望情绪时,他们特别需要父母给予安慰或支持;在他们取得成绩时,也很想让他们的父母分享他们的好消息或愉快时的心情。母亲应该注意给孩子留出接触时间,留在他们身边倾听他们说话,应使孩子感到你不是由于忙或急于做其他的事,而无暇听他们说话。听孩子讲话要专心,不要做饭或看电视以及其它分心的事,用眼睛注视孩子,表示你是真心在与他接触。可以对孩子说:“我们一起散会儿步。”或“让我们到小房间去,单独在一起谈谈。”

  耐心地鼓励孩子谈话,并向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,如“告诉我你今天干了些什么?”或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孩子,如问:“以后又发生了什么事?”在听的过程中,可以表示自己的同感并将自己符合实际的看法告诉孩子。

  父母阻止孩子对问题进一步谈论的障碍包括:下命令(“不要用这种腔调对我说话!”);轻视(“那是愚蠢。”);下保证(“这件事会过去”。);取笑(“只有小的孩子才哭。”);评价(“做了多么可怕的事。”);反对(“你不能总是发火。”);或者下结论(“这是你不得不做的事。”)。这种种障碍的实际结果,是制止了孩子和你进一步联系。当你抛出这样的障碍物时,孩子马上学会了有问题也不来找你。

 2.表示共鸣

  共鸣意味着尽可能准确地和敏感地对孩子表示,你是理解他们的。共鸣意味着与孩子有共同的感受,而不单纯是替他们着想。从孩子的内心世界出发看待事物,会使你一开始就体验到孩子的生活经历,好象你自己身临其境一样。

  如果你的儿子刚进门便声称,他方才在一个小的联赛游戏中,第一个达到终点。你可以设身处地的说:“真行!你一定很高兴。完成了你一直希望做的事是会有很多感受的。”用你自己过去的经历和体验猜测孩子会怎样想,并作出反应,这样孩子便知道你清楚地懂得他的这些感受。

  在惩罚孩子的时候,如果能设身处地想一想他的不良行为中好的动机或目的,你往往能够减轻对他的惩罚。如,你可以说:“你这样喊叫,是因为你对这件事非常反感。”又如,“你不愿意到学校去,是因为你讨厌那里,感到烦躁。”当父母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好意图时,孩子就会相信自己还不象所想的那么坏或反常。那么,当你指出孩子某些缺点以后,他们是能够较好地接受批评和惩罚的。

  研究表明:替别人设想是许多父母难以做到的。其实,替别人设想是在帮助人的事业中最重要的个人品质。经常替别人设想,而且有强烈共鸣的人,是最愿意帮助别人的人,即使这种帮助意味着危害他自己的幸福。

  好的母亲应该学会利用每一个机会,直接教孩子学习怎样替别人设想。鼓励孩子要这么做的一种方式,是向孩子指出他们的行动对别人的影响,特别是对别人情感的影响。比如,你可以说:“扯小猫身上的毛,它会疼的。”又如,“如果你不叫声姑姑,谢谢她送的礼物,她可能认为你不懂礼貌,而感到不愉快。”

  发展孩子替别人着想的能力,可以为他们养成良好的品德提供有力的情感上和认识上的支持。能替别人设想的人,在帮助别人之后,不大喜欢自我称赞;损伤某人以后,能自我谴责,这种内心评价,为孩子品德自我约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。

还有疑问吗?请留下您的问题,15分钟内回答您!